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区动态

泌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2-04-29

一、基本情况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全县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街道,354个行政村,92。5万人。近年来,我们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着力扩大种植规模、做强精深加工,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加工、国际国内贸易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多年来泌阳县先后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黑木耳主产基地县”、“全国小蘑菇新农村行动优秀团体”、“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 “全国食用菌优秀主产基地县”2006年9月“泌阳花菇”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08年我县制定的“泌阳花菇”生产标准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评审并被确定为国家标准。2014年“泌阳花菇”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并入编名录。2015年八月份、九月份泌阳县相继通过了省级、国家级组织的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考核验收,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2016年1月 “泌阳花菇”被全国互联网﹢现代果菜产业发展年会组委会评为2015年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50强。2016年11月泌阳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香菇出口先进县”,2017年泌阳县获得“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先进基地县”,2018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食用菌)”产业基地。

食用菌是泌阳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强县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泌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步早、资源优势多、群众基础好、种植规模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出了“以香菇为主,多品种发展,常年种植,精深加工”的发展思路。通过成立机构、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建立市场、强化服务、宣传造势、培植龙头、示范推广、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奖惩兑现等方法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食用菌生产遍布全县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户达5万多户、20多万人,产业化经营组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到200多家。全县种植食用菌年种植量3亿袋,鲜品总产量达45万吨,食用菌综合产值达80亿元。

二、产业发展优势

(一)资源和地理优势。泌阳县属浅山丘陵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气候适宜,同时又是产粮大县、林业大县、畜牧大县,农作物秸杆、林业下脚料和大牲畜粪便资源丰富,,为食用菌生产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提供了丰富的生产原料。

(二)技术优势。泌阳县的食用菌生产起步早,已有四十多年的食用菌种植历史,全县从业人员多、技术力量雄厚。

(三)品牌优势。我县培育的泌阳花菇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享有泌阳花菇甲天下的誉称,市场销路好,产品供不应求。2016年1月 “泌阳花菇”被全国互联网﹢现代果菜产业发展年会组委会评为2015年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50强

同时还有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

三、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县食用菌种植3亿袋,其中香菇种植量达2.6亿袋(秋栽7000万袋、春栽9000万袋、反季节高温香菇1亿袋),黑木耳及其他菌类4000万袋,鲜品总量40万吨,全县食用菌产业集群总产值80亿元。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户达5万多户、20多万人。

(二)产业结构全面优化。调整优化食用菌产业种植结构,品种由原来的单一秋栽香菇,发展到现在的春栽香菇、反季节高温香菇、袋料黑木耳、小姬菇、平菇、白灵菇. 鸡腿菇、毛木耳等十多个品种,实现了常年生产、四季有菇,满足了不同时期,不同菇农根据自己需要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愿望,探索出了适合我县实际的食用菌生产种植模式。

(三)栽培技术国内领先。我县食用菌科技人员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创造出了适合我国北方环境气候条件的“大袋小棚立体”香菇种植模式,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泌阳模式”, 称为中国袋料香菇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相继开展了新栽培原料、栽培模式、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先后研究开发出了“泌阳花菇栽培技术”“反季节林下高温香菇栽培新技术”“双层棚春栽香菇种植技术”“分块分层式蒸汽包灭菌新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并进行了推广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了菇农收入,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加工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全县共有各类食用菌加工企业3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年可加工食用菌干鲜品5多万吨,产品主要有鲜品系列、干品系列、罐头饼干系列、速冻系列、休闲即食系列、香菇精粉系列等六大系列30多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香港、澳门及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五)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以前,我县食用菌主要是原材料出售,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近年来,我们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加大投入先后建成了泌阳县食用菌研究所、真菌研究开发公司、院士工作站,建设了中原食用菌交易中心、建设了食用菌产业园,形成了集食用菌菌种研发、栽培种植、精深加工、出口销售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

(六)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食用菌生产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的优势,把食用菌特色产业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从政策、资金、技术上予以大力支持扶持,充分发挥基地带动作用,突出抓好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采取政策驱动、金融助推、企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带动、合作租赁经营等模式,引导贫困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种植。2021年全县有近五分之一的贫困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种植,其中有80%以上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00元以上,实现了食用菌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发展。

四、主要做法:

(一)科学制定规划。成立泌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泌阳县食用菌技术服务中心,制定泌阳县食用菌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

(二)扩大种植规模。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推进食用菌产业由零星分散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迈进。目前一般农户种植规模平均都在1万袋以上,种植大户都在5万袋以上,合作社达20万袋以上。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个,建成泌阳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35个,形成了连片发展,集中种植,起到了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效果。

(三)打造知名品牌。2006年9月“泌阳花菇”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08年我县制定的“泌阳花菇”生产标准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评审并被确定为国家标准。2014年“泌阳花菇”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并入编名录。2015年,相继通过了省级、国家级组织的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考核验收,成为了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生产基地。2016年1月 “泌阳花菇”被全国互联网﹢现代果菜产业发展年会组委会评为2015年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50强。2016年11月泌阳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香菇出口先进县”,2017年泌阳县获得“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先进基地县”,2018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食用菌)”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