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富民产业,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对推进城乡
近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签发2025年第3号农业农村部令,公布了《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负责人对《决定》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问:请介绍一下《决定》公布的背景?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立法法要求制定机关根据维护法制统一的原则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对规章进行清
伴随着传统农村向现代新农村转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农民素质提升有了新的迫切需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作为培养农业农村人才、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民教育培训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类教育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地方高职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可以依托其了解区域特点、贴近地方产业需求的优势,精准对接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重要部署,旨在进一步激发“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夯实“三农”工作基础。 稳步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抓手,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具有资源要素集聚、地域特色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和联村带农富民的新载体。对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集群,是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各地以乡镇和自然村为基本经济单元,培育出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实践、农耕文明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农户家庭人口的就业情况看,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就业人数和所占比例都比较高。首先,从农村就业人口的职业分布看,妇女已成为农户家庭经营的重要劳动力。根据2023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是在城乡融合大背景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思路的一个重要变化。其核心是把县城作为重要增长极,推动县镇村产业联动,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深刻认识和理解县域富民产业的内涵与动因,把握其发展路径,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县域富民产业是对乡村产业的扩展202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发展潜力正在加速释放,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城市青年加入返乡入乡创业大军,推动着乡村新业态、新技术、新生产生活场景的不断涌现。青年返乡创业正在为乡村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城乡关系转型与政策引领助推青年返乡创业人才回乡,既是城乡关系结构性变化的动态反映,也是国家对新发展阶段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的有力回应。一方面,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关系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纳入“三农”工作重点,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的关键阶段。新农科人才是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然而,受学科交叉不足、成果转化较慢、资源配置分散、课程更新滞后、产教协同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新农科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亟须构建“目标聚焦、对象多元、主体协同”的培育体系,以推动三农教育、农业科技、农科人才一体化发展,
今年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篇重要文章鼓舞我们树立雄心壮志,朝着建成科技强国、基本建成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学习领会这篇重要文章,应当把握好三个核心要点。第一,把握宏伟目标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