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今年,国家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启动实施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东北大豆种子包衣补助,打出支持粮食和大豆生产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实现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提供政策保障。 春分将至,春耕春播由南向北全面展开,这段时间是落实今年春播粮食面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强调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为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如何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网特别专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景景。 在专访中,刘景景首先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正以空前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全球各行各业,农业作为国
农业废弃物是在农业生产不同环节产生的副产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农膜等。我国每年产生秸秆8.65亿吨,畜禽粪污30.5亿吨。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的“另一半”,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用则利、弃则害。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和关键举措。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农业绿色
我们应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关键作用,并聚焦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成就,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然而,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状态尚未达到应有的增长潜力,主要是受到内需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等内部问题的制约。同时,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也对中国经济构成挑战。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工业化、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动增长。这一模式带来
以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智慧农业作出系列部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
花牛苹果、柞水木耳、赣南脐橙、高州荔枝……近年来,许多地方依托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让农民搭上致富快车,收入稳步增长。实践说明,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重要途径。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放眼全国,一个个乡村特色产业伸枝展叶——一颗荔枝,甜了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日前由新华社受权发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从何处发力?看看专家学者怎么说。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稳产丰产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根基更加坚实。如何在较高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这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导,指明了工作路径。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按照农业农村部党组关于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部署安排,抓好贯彻落实,健全工作机制,抓牢重点任务,不断激发农业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出发,基于对当前“三农”形势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形势的科学研判,将“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作为其第三部分内容进行了部署。要深刻理解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重大意义,科学研判当前县域富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发展行稳致远。 深刻理解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重大意义 除县城产业外,县域产业主要是县域乡村产业。产业是发展的根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