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业资讯

胡晓云:2016中国农业品牌化十大预测

发布时间:2016-01-04

  2015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曾做过有关中国农业品牌化的十大预测。

  其中包括:农业品牌化进程全面进入深水区,农产品消费呈现品牌消费热潮,农业的发展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农业企业的品牌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区域公用品牌的竞争格局初现,跨界人才促进农业品牌化进入快车道,各种农业品牌经营模式先后登场,数字品牌塑造成为新风尚,农业品牌化服务将出现战略联盟机制,农业的丰富资源与独特文脉将奇货可居等预测内容。

  2015年,中国农业的确全面进入品牌化时代,“以品牌化为现代农业核心标志”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在各种场合提倡打造农业品牌,引发农业的发展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改变,区域公用品牌的竞争格局出现,农业企业的品牌化程度得到提升,各种新农人成为农业品牌化的先锋分子,各种农业品牌经营模式初露端倪,数字品牌塑造崭露头角,农业品牌第三方服务联盟先后成立,农业的丰富资源与独特文脉被看重并注入大量资本。

2016年,中国农业品牌化将呈现怎样的景象?其现状与趋势如何?以其多年深入研究及实践经验为基础,胡晓云对中国农业品牌化做出了又一个十大预测:

  预测一、品牌战略成为核心战略。

农业品牌化日趋成为农业转型升级、供应侧改革、消费需求满足的重要抓手。以品牌化倒逼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良种化等现代农业要素的产业链构建、以品牌战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将逐步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及农业企业纷纷设立品牌管理专门机构。

  预测二、农业品牌化新政迭出。

随着农业产能过剩时代的到来,原来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为目标制订的政策体系将发生重大改变。农业品牌化新政特别是有关提高区域品牌化程度、加强品牌声誉、提升品牌溢价的落地新政将相继出台,农业品牌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将空前加大。

  预测三、品牌扶贫成为扶贫新范式。

作为一种“授人以渔”、持续性扶贫的扶贫新范式,品牌扶贫得到各级政府、工商企业、科研机构的重视。以品牌化为核心,与电商化实施双轮驱动、合力扶贫,提供品牌规划、参与品牌设计、培养品牌人才为扶贫新内容的品牌扶贫将体现出独特价值,为2020年的全面脱贫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预测四、品牌维权进入法治新时代。

随着农业品牌特别是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影响力扩大、品牌溢价提升、渠道多样化渗透,品牌侵权现象日趋突出,电商更是重灾区。为维护品牌权益、保证消费者利益,更多品牌开始运用法律手段实施维权行动。品牌维权新时代,将使农业品牌获得较为健全的法律保护。

  预测五、第三方服务成为热门领域。

农产品品牌建设专业服务需求加大,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进入农业领域,涉农品牌服务步入竞争新时代。为良莠不齐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有关农业独特性、品牌建设科学性等方面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预测六、品牌运营机制出现新态势。

以往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的区域经济运营机制逐渐向多元化投入、跨界融合的整合模式发展。政企共同运营一个或多个品牌等多种品牌运营及利益联结机制正在兴起。在三产整合、农旅融合的新产业体系下,农业品牌创建模式不断得以创新,单一产业品牌模式逐步向整合品牌模式演进。

  预测七、品牌化成为互联网营销的制胜权柄。

互联网营销多年来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局面将发生深刻改变,品牌化程度成为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成败的重要因素。社群营销、微营销将扮演重要角色。个性鲜明、形象突出、情感聚焦的“小而美”品牌集群,将成为互联网营销的新生主力。

预测八、跨境电商推动地标农产品价值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