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河南省第一次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团莅临河南金隆菇业公司考察调研
发布时间:2023-02-28
2月22日,河南省“粮菇间作 四种四收”模式观摩会在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下称“金隆菇业”)召开。观摩会期间,由河南省经作总站站长郑乃福、副站长胡军勇带领百人专家团,在商丘市经作中心主任张传红、虞城县副县长吴振兴、虞城县经作中心任洪杰主任的陪同下,莅临金隆菇业食用菌产业园、就秸秆过菌还田“粮菇间作”四种四收这一新型模式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闻集乡政府乡长丁磊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虞城县食用菌协会会长、金隆菇业总经理利金站陪同并引领讲解。
进入基地前,吴振兴就虞城县食用菌发展概况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虞城县的食用菌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粗放式经营到精细化生产的转变、品种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在规模效益、新产品开发和无公害生产上实现了新突破。他强调,食用菌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 ”,投资小、周期短、收益快、风险小,是农村家庭发家致富的好路子。虞城县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量大质优,秸秆焚烧的难题持续存在。金隆菇业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采取多种模式种植多种食药用菌,为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问题找到一条良性循环的利用途径,实现农作物废料百分百的全利用,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据了解,“粮菇间作”采取的是5.6米为一个种植单元,5.6米宽种植四床大球盖菇,菇床两侧的5.6米作为小麦种植区域,等大球盖菇种植结束后,在预留的5.6米区域内播种小麦。在经过去年种植大球盖菇后,统一旋耕全部种植小麦做对照的标识牌前,可清楚看出种植过大球盖菇的地块比没种植过大球盖菇地块的小麦粗壮有力,颜色油绿。
郑乃福就当前秸秆过菌还田“粮菇间作”四种四收技术表示认可,他指出,该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可持续摸索发展,并建议在现有模式的基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选择适宜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品种,提高种植效率,提升亩均收益。
胡军勇指出,农作物秸秆资源原料化、肥料化,实现“变废为宝,点草成金”,既解决了菇粮争地矛盾,实现“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经济收入”,促进粮菇和谐有序发展,又解决了困扰地方政府多年的“秸秆禁烧”难题,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宜居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张传红表示,“粮菇间作”模式的重要之处在于在保证了口粮小麦种植的同时,又推行了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利用秸秆过菌还田种植大球盖菇,提高了农民收入,菌渣还田又改良了土壤,是个很好的循环农业种植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推广,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