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业资讯

食用菌秋季生产技术指南

发布时间:2023-11-02


秋季做好各食用菌品种的菌种、菌棒制作,发菌和出菇前的管理工作,可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种植者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技术,禁止使用任何农药。土壤和棚室消毒严禁使用违禁农药。


一、香菇


1. 栽培管理

 

秋季种植选择中低温型品种,一般9月份开始对菌棒进行转色(8月份菌棒制作完成),陆续移入出菇棚,控制湿度进行出菇管理,低海拔地区可推迟到10月中旬。秋菇10月中下旬第一茬出菇结束,第二茬出菇结束约在11月底,每茬出菇结束后通风晾棚1周补水。

 

2. 病虫害防治

 

秋季栽培由于温度较低,病虫害发生较少,以预防为主,出菇期间注意防治菇蚊、菇蝇、干腐病等病虫害。


二、双孢蘑菇


1. 菌种制作和培养料发酵

 

合理安排菌种制作。基质发酵采用一次和二次发酵法,培养料呈深棕褐色,有料香味,无氨味和其他异味,质地松软,料面有大量白色放线菌,含水量约60%,紧握成团无水滴渗出即可。

 

2. 播种

 

10月中旬到11月初培养料上架,菌种穴播或撒播,待菌丝爬满培养料表面时覆土,厚度75px左右。

 

3. 床面管理

 

播种后注意控制菌床湿度,菌丝爬土开始出现原基时,雾状喷水,增加床面湿度。注意遮阴避光,防止子实体颜色变深。

 

4. 适时采收

 

菌盖充分长大尚未开伞,菌膜未破,子实体7-8分成熟时采收。采收后及时预冷,冷链运输。

 

5. 病虫害防治

 

秋季规范制种和基质发酵,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排杂。越冬期间菇床上基本不喷水,使覆土层处于偏干状态,注意菇房卫生,定期向地面撒石灰粉,预防病虫害发生。

 

三、大球盖菇


1. 播种

 

播种前做好培养料准备与菌种制作,整地作畦,畦面宽1-1.2m,畦高375px左右,畦间距1000px左右。基料铺满畦面后播种,一层料一层种,铺两至三层,畦面覆土后呈龟背形。一般9月中旬到10月初播种,低海拔地区可推迟到12月中旬。

 

2. 田间管理

 

播种后注意控制菌床湿度,菌丝爬土后开始出现原基时,喷水增加床面湿度,菌床表面用稻草覆盖,保温保湿、遮光,提高出菇品质。

 

3. 适时采收

 

子实体7-8分熟,菌盖开伞前及时采收、预冷,冷链运输。

 

4. 病虫害防治

 

避免连作。注意蛞蝓、蚂蚁、螨虫、干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四、羊肚菌


1. 菌种制作与播种

 

10月开始制作栽培种,当栽培种菌丝呈黄或棕黄色,菌种袋或瓶上部出现菌核时,可用于生产。11月初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开始播种。将培养好的栽培种厢面撒播或穴播,先覆土50px左右,再覆盖稻草或黑色地膜保温保湿、遮光,覆盖黑色地膜要注意通风。

 

2. 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