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27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推介发布了150个农业主导品种、150项主推技术和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其中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品种及单产提升技术占40%以上。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已持续推介发布20年,是农业科技推广标志性工作之一,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开展示范展示、经验交流、培训指导,推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极大提升了农业技术入户率到位率。
1. 大豆苗期病虫害种衣剂拌种防控技术
2. 玉米(大豆)电驱智能高速精量播种技术
3. 小麦条锈病分区域综合防治技术
4. ARC功能微生物菌剂诱导花生高效结瘤固氮提质增产一体化技术
5. 染色体片段缺失型镉低积累水稻智能设计育种技术
6. “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
7. 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
8. 秸秆“破壁—菌酶”联合处理饲料化利用技术
9. 功能性氨基酸提高猪饲料蛋白质利用关键技术
10. 深远海重力式+桁架式网箱接力养殖技术
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
黑河43、黑农84、黑农531、华夏10号、冀豆17、金豆99、蒙豆1137、南农47、齐黄34、绥农52、铁豆67号、油6019、郓豆1号、中黄901。
川单99、登海605、东单1331、联达F085、鲁单510、农科糯336、秋乐368、瑞普909、申科甜811、沃玉3号、翔玉998、优迪871、优迪919、豫单9953、中农大678、中玉303、MC121、MY73。
百农4199、长6990、淮麦33、济麦22、济麦44、鲁原502、马兰1号、伟隆169、西农511、扬麦25、烟农1212、郑麦379、郑麦1860、中麦36、中麦578、众信麦998、新冬52号。
油菜“邡油777”、油菜“沣油737”、油菜“华油杂50”、油菜“华油杂62”、油菜“宁R101”、油菜“秦优1618”、油菜“庆油3号”、油菜“青杂12号”、油菜“中油杂19”、油菜“中油杂501”、花生“花育33号”、花生“山花9号”、花生“豫花37号”、芝麻“豫芝ND837”、芝麻“豫芝NS610”。
川优6203、金粳818、晶两优华占、龙粳31、南粳5718、南粳9108、宁香粳9号、荃优822、泰优390、玮两优8612、宜香优2115、甬优1540、臻两优8612、中科发5号。
谷子“晋谷21号”、谷子“张杂谷13号”、青稞“昆仑15号”、燕麦“坝莜14号”、高粱 “红缨子”、高粱“晋糯3号”、绿豆“中绿5号”。
棉花(6个)
华杂棉H318、鲁棉研37号、塔河2号、新陆早84号、源棉8号、中棉113。
马铃薯“京张薯3号”、马铃薯“陇薯7号”、马铃薯“青薯9号”、马铃薯“云薯304”、结球甘蓝“中甘56”、大白菜“京研快菜2号”、大白菜“早熟5号”、西兰花“台绿5号”、西葫芦“京葫42”、黄瓜“中农62号”、辣椒“湘辣731”、辣椒“艳椒425”、香菇“申香16号”、香菇“申香215”、茄子“农大604”、冬瓜“铁柱2号”、甘薯“济薯26”。
茶树“中茶108”、茶树“中茶302”、西瓜“京嘉301”、葡萄“黄金蜜”、葡萄“蜜光”、桑树“粤椹大10”、苹果“鲁丽”、苹果“秦脆”、荔枝“仙进奉”、甘蔗“桂柳05136”、柑橘“中柑所5号”、梨“翠玉”、香蕉“宝岛蕉”、香蕉“桂蕉9号”、橡胶树“热研879”、李“仕板晚柰”、紫花苜蓿“中苜4号”。
川乡黑猪、金华猪、华西牛、夏南牛、湖羊、辽宁绒山羊、皖临白山羊、大午金凤蛋鸡、京粉6号蛋鸡配套系、岭南黄鸡I号配套系、白羽肉鸡配套系“沃德188”“圣泽901”“广明2号”、强英鸭、绍兴鸭、桑蚕“秋华×平30”。
粮油类
大豆
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3.大豆宽台大垄匀密高产栽培技术
4.大豆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栽培技术
5.“一包四喷”大豆主要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玉米
7.玉米条带耕作密植增产增效技术
8.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9.东北半干旱区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
10.秋粮一喷多促增产稳产技术
11.夏玉米全生育期逆境防御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
13.旱地小麦因水施肥探墒沟播抗旱栽培技术
14.小麦匀播节水减氮高产高效技术
15.冬小麦贮墒晚播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16.小麦—玉米周年“双晚双减”丰产增效技术
17.黄淮海小麦玉米周年“吨半粮”高产稳产技术
18.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9.小麦赤霉病“两控两保”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20.小麦茎基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