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业资讯

野生菌上市期,“防中毒”指南了解一下

发布时间:2024-08-25
      每年6月至9月,是云南野生菌集中上市期,其中,最先上市的一批野生菌被称为“头水菌”。牛肝菌、鸡枞菌、谷熟菌、青头菌、鸡油菌等野生菌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尝鲜。

      专家介绍,我国可食用的野生菌多达1000多种,其中有九成以上在云南;不可食用的野生菌有500多种,云南分布着约200多种,一旦误食中毒,严重可危及生命。

      专家建议,即使有识别菌子的方法,也不能仅靠经验判断,对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千万不要去尝试。而民间流传的部分判断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烹食要领:炒熟煮透 适量食用 不要饮酒

      除了辨别野生菌是否有毒,菌类的烹饪和食用方法也十分重要。那么如何烹食才能既保证营养美味,又避免中毒呢?

      云南省发布的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提示,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烧烤,也不要多个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

      此外,食用野生菌时建议不要饮酒,虽然有的野生菌本身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人们喝酒食用,就会引发中毒。

     一旦出现不适症状 应立即就医

      野生菌中毒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消化道的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有最常见的致幻类、神经型的,比如幻听、幻视,看到一些平时不常见的五颜六色的东西。再严重点,就会出现肝损害、肾损害,甚至是溶血、横纹肌溶解等症状。

      医生建议,食用野生菌后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如果不能马上赶到医院,可以采用口服洗胃的方法,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并尽快就诊。

      此外,医生还提醒,患者就医时最好携带食用野生菌的样本,以便医生及时查找中毒原因。


(来源:央视网、掌上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