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这些关键词,和农民朋友息息相关!
发布时间:2024-12-25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在关键节点对中国经济作出关键指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这些“三农”关键词值得关注,一起来看。
1. 耕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农业农村部12月13日召开党组会议时也强调,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红线,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持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关键举措,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表示,这一要求凸显了国家对耕地保护的重视。“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同时,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坚持‘以补定占’,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与占用耕地相匹配,这将有助于维护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胡冰川说道。
2. 粮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据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222亿斤),增长1.6%,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在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的基础上,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表示,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扩大复播粮食面积,充分挖掘面积潜力。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90亿亩,比上年增加525.8万亩,增长0.3%,连续5年保持增长。
产量迈上台阶,我国的粮食供给更有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未来从需求来看,口粮总体应该还是稳中有紧的局面,但提高单产还有潜力。
3. 增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农村部12月13日召开党组会议时也强调,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部副主任侣传振指出,增加农民收入,要做好几篇文章,即土地文章,涉及土地改革;产业文章,做好三产融合;文化文章,推动移风易俗;城乡文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财政文章。他建议,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好“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组合拳;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打好“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组合拳;聚焦农村宜居宜业,打好“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组合拳;聚焦三改融合,打好“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组合拳。
4. 就业
中央经济会议多次提及就业,包括“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闫敏总结,“保总量、保重点、保基本”是有关就业等民生政策的三个重点。“第一个方面就是要保总量,我们要保持明年城镇新增就业、失业水平整体的稳定。第二个方面就是要保重点,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就业,这里边还包括重点人群的就业,也就是说我们要实施新的就业计划。第三个方面,就业要保基本,我们不能出现因病返贫或者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这种返贫,我们要巩固脱贫攻坚的这种成果。”
5. 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