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业资讯

浅谈推进我国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的五大措施

发布时间:2025-03-04


      食用菌营养美味、优势和价值独特,已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产业,成为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食用菌产业纳入重点部署。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食用菌列为“优势特色产业”之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培育壮大食用菌和藻类产业”,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为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数字化浪潮下,推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具体应从什么方向努力破局?

      一、加快食用菌科技创新

      我国是食用菌大国,但离食用菌强国仍有一段距离,在科技支撑与创新方面,食用菌产业存在明显短板,亟须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提高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尤其是目前一些地区发展食用菌产业仍以传统模式为主,难以对种植条件进行精准控制与管理,导致产量不稳定、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种植效益较低。

      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技术改良与升级、推广工厂化等先进生产模式是重中之重,要开发物联网环境监测等智能化生产系统,为食用菌产业增添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向高效、智能、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

      二、加强种质资源培育

      菌种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芯片”,决定着食用菌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去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育种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食用菌菌种具有易变异、易退化的特性,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选育、创新优良菌种是必由之路。要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强化食用菌功能育种和定向育种,培育优质、抗逆、抗病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解决菌种“卡脖子”问题,实现我国食用菌菌种种源自主可控,推动食用菌种业振兴。

      三、大力发展精深加工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是突破食用菌产业发展瓶颈、助力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食用菌加工技术水平需提高,市面上常见的产品仍停留在干品、罐头等初级产品层次,导致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差。

      食用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营养元素,具有独特的食用及药用功效,在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功能性食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推进食用菌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必将有助于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因此要将思路打开,开发更多迎合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食用菌深加工系列产品。

      四、推进菌渣综合利用

      菌渣作为一种有机废弃物,可被‌转化为有机肥料‌,以减少化肥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菌渣也可被‌作为饲料,帮助降低养殖成本;‌菌渣还可以用于支持‌还林还田策略‌,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因此,加快开展菌渣综合利用研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实践。

      五、加快食用菌生产“机器换人”

      目前食用菌行业存在用工难、人工成本上涨等情况,尤其是食用菌采摘环节需要的人工量较大,且采摘效率有待提高。随着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加快“机器换人”对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可助力促进生产效率、提升整体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并能精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保证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生产条件的稳定及最终产品质量,加快实现标准化生产。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食用菌产业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在科技创新引领和国家政策支持下,我们应紧握机遇,借助数字化东风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路径,努力突破瓶颈、实现跨越,让食用菌在助力农民增收、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释放出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