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马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5-04-24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强调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并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高素质”的发展路径,助推我国农业加速向“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农业转型,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扎实迈进。
以“高质量”为导向,提升绿色发展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能够激活农业绿色发展力,擦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必然要求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引擎,着力解决“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的关键问题。比如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新型农用物资,以生物饲料、生物疫苗、可降解农膜等替代传统高污染化肥、农药及塑料农用覆盖材料,有效增强绿色农业科技供给。同时,按照绿色低碳要求,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高素质人才为培养方向,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加快培育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劳动者,打造一支思想开放、技术过硬的职业农民队伍和创新型人才队伍,从而更好释放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农民技术素养和技能培训,打造田间学校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践平台。同时,围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短板,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加强人才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