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专家视角

探讨: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精品需要的四种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6-10-28
近日,在全国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服务不够精细、文化内涵不够丰富、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等问题,同时最近在相关媒体配发了题为《乡村旅游亟须专业化引导》的评论。指出,旅游业是一门朝阳产业,也是一门专业,旅游景点的规划、布局,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都离不开专业人员。要让乡村旅游提质上档,加强乡村游的专业性与科学规划管理,加强对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的专业培训和引导,已成当务之急。
乡村旅游惠民富民、推进就业,是返乡农民创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强调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大众旅游时代,工匠精神逐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工匠不再局限于传统手工艺人以及狭隘的“工”的范畴。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专业敬业,也应成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与精神理念。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典型事例颇多。如临安最近提出乡村旅游精品发展策略,打造1个精品乡宿小镇、10个精品乡宿特色村和20个特色乡宿部落,这就是一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专业追求。把乡村旅游做到爱业、专业、敬业、精业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正如工匠制作产品经世致用,不搞投机取巧。乡村旅游发展何尝不是如此。
大众旅游时代,强调乡村旅游发展的工匠精神是振兴乡村的动力,村民财富增加的源泉,创新创业的基础,也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精神追求之一。
  首先,在精神理念上,克服浮躁心态,把急功近利转化为立足长远。乡村旅游的开发主要是依托农业旅游资源,包括农事活动、农耕文化、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等。农业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农业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是长期形成的文化氛围与环境。乡村旅游从过去吃农家饭,发展到休闲度假与旅游体验,有效地融合了第一、第三产业,有效地促进了第二产业发展,直接推进了农村的加工业、服务业,对农村经济的增收、农民家庭的致富、农业生产的促进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既要遵循农业自然规律,又要移植嫁接不同文化,传承本地文化,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
  把激情、情怀转化为专注。精湛的技艺是工匠谋生的条件,也是伦理责任的基本要求。古代工匠,如大禹、庖丁、鲁班等便是以精湛的技艺、专业专注的精神理念魏基础,成就了一代“典范”。现在乡村旅游也是如此。很多乡居民宿的运营者最初投身这个行业,凭的是一股激情、情怀。事实证明,光靠激情、情怀很难支撑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丽江、大理的经验证明,无论是民宿所有者,众创众筹的创客,热爱乡村的都市白领还是租赁投资者,只有扎根乡村,精益求精,才能避免有始无终的结局。
  其次,在产品理念上追求个性化与精品策略,把农家乐转化为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初级形态,缺乏市场细分,定位雷同;游客所得甚少,除了农家菜就是土特产,缺乏附加值,也没有品牌溢价;且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游客付出的精力成本与搜寻费用都很高,而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形态,改变了农家乐无差异营销,适应了休闲度假的理念。
乡村旅游聚落形成才使得打造个性化产品成为必要与可能。民宿开办之初,条件简陋,特色缺乏,价格便宜。洋家乐、创客部落等这些聚落的形成,本身需要个性,而在聚落中获取优势,没有个性更是无法生存。可见,乡村旅游的个性打造,关乎生命力。细分市场的差异经营、发展精品的意识、品牌策略的运用必不可少。
  再次,在营销理念上深耕市场策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需要锻造利器,这个利器就是市场策略。凡民宿做得比较好的地方,都有一套独特的营销策略。
  如做得比较成功的台湾民宿,其诀窍有三:一是打造创意主题的能力,二是导入专业服务的能力,三是运用资讯科技与多元营销的能力。以主题多样著称的台湾民宿,融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要素,发展了异国风情、家庭温馨、怀旧复古、原住民风情、田园乡村、人文艺术、生态教育等主题。这些创新使其民宿产品从最初的“早餐+住宿”家庭旅馆模式发展成为多元选择、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
杭州西湖民宿对游客做精准的地理细分、年龄细分与利益细分等,获得不同人群青睐。栖木民宿将浪漫发挥到极致,如看星星的阁楼,吸引了情侣光顾。梅家坞的云廊小庐客栈定位于生态,以自家的茶园、菜园所产,提供游客生态食物;水墨居获得书画爱好者青睐;茶香丽舍大打亲民牌,适合喜欢旅游的年轻人来居住。
  最后,在管理理念上适用全域旅游的管理思路。工匠精神与全域旅游密不可分,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先行者,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最能体现全域旅游的发展形态和模式。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而更注重旅游质量的提升。它通过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整合,将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这与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自我完善不谋而合。
  故此,工匠精神宜与全域旅游结合,建立与健全乡村旅游规划机制、管护机制与规范机制。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将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进行结合,打造区域特色与优势。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建立旅游开发与保护良性循环的模式,强调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完善的管理督察制度与配套措施也是乡村旅游规范发展的重要架构。如国外民宿管理制度严格,英国、法国民宿,都有标准化的分级制度,民宿的经营规模、安全规范及食品标准都有着严格的规范。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来源: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