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专家视角

闫新发:泌阳花菇模式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措施

发布时间:2017-08-17

|闫新发(河南省西峡县三里桥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代料香菇已经成为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精准扶贫”的支付项目,成为全球第二大食用菌产业,而泌阳花菇却被称为中华一绝,菇中之皇,而独树一帜。泌阳花菇首先表现在花菇肉厚、色泽洁白、爆花自然独一无二的独特花菇质量。泌阳全县90多万人,香菇种植30多万人,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来自香菇种植业,而泌阳模式发展20多年,栽培规模没有出现明显扩展现象二十几年以来,虽然有不少种菇能手到全国各地传授栽培技术,全国陆续形成的寿宁花菇、西峡花菇、平泉香菇、灵宝香菇等各地品牌香菇及其技术模式中,没有见到如同泌阳栽培出菇的产品效果。

笔者20年来,从尾随泌阳模式所到之处的善后问题处理的参与、接触、了解、观察、分析、处理疑难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泌阳模式在推广区域被抛弃而转向西峡、福建等地模式的因素,是这个模式潜在技术“秘诀”的隐秘因素。下面简析“秘诀”中的几个重要奥秘和解密方法,希望能对泌阳模式“复制”或推广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泌阳模式的特点

据了解分析,泌阳花菇之所以成为菇中之皇,是由泌阳独特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境内伏牛与大别山两山脉相交汇,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相分流,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兼有南北之长,东西之利,形成了独特的优良“小气候”,为香菇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香菇是大自然慷慨给予泌阳的厚爱与奉献,农民种植花菇收入稳定、效益可观,栽培户每年收入2~4万元,使泌阳县一大批农民通过种植花菇走上了致富路,成为典型的“河南小棚”层架培养模式。

1、季节选择特点

栽培时间为秋季栽培,巧妙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气温18~28℃季节温度培养菌棒,冬季利用层架式塑料棚进行采暖出菇。栽培时间从8月中旬至9月底接种结束,菌棒培养70~80天进入冬季出菇过程;超过9月份接种的袋料,培养菌棒的生长速度受到低气温影响,赶不上春节之前出菇。

2、泌阳栽培模式特点

一是采用24×55cm或22×55cm大袋栽培,缓解冬季气温偏低条件下的出菇过程菌丝体活性较差和提供充足的养料供应,有利于花菇的形成及其产量保障。二是采用“单通道”棚宽0.9+0.9+0.9=2.7m的煤球加温模式,或“三通道”0.45m+0.8m+0.9m+0.8m+0.45m=3.4m“m型回笼火道”加温模式,棚长5~10m的层架式塑料小棚,适应于冬季棚内花菇培育期间的增温调控,以及适应于庭院及周边的较小面积空闲场地都可以栽培,不占用耕种地。三是栽培数量少,适宜单户生产或2~3户合作生产。四是户均1吨料500袋(每袋2kg合成干原料,栽培袋4.25kg),投资少,风险小,适宜家家户户的弱劳力普及栽培。五是以培育花菇为目标,数量少,好操作,易管理,经济效益高。

二、泌阳模式存在的隐患

笔者回忆,应邀进行袋料香菇栽培技术的疑难问题处理服务中,了解到应用泌阳模式发展的地方,没有见到一个地方“复制”成功泌阳模式,反而所到之处的栽培模式,都进行了技术模式移植。例如开封市区利用泌阳技术,在春季栽培袋料香菇,不仅菌棒成品率平均低于70%以下,而且连续4年没有突破菌棒越夏期间菌棒全部腐软的问题,后来转变为西峡模式;辽宁省盘锦市区用泌阳技术生产出口韩国香菇菌棒,5个月损失560多万元,通过食用菌市场信息,改为西峡模式……这暴露了泌阳模式存在着隐患,有以下几点:

1、8~9月“开放式接种”,自然环境中的杂菌、致病菌的空气含量是一年中的较高季节,加上人体携带的自然空气及其偏高温天气人体呼吸、身体表面携带、衣服和鞋袜携带与释放、人体呼吸等造成接种环境中存在混合污染空气等染杂因素,加上采用房间内接种的门窗缝隙空气自然流通,或用塑料大棚接种过程,在塑料棚上面割开1.5m长的“透气口”或者塑料大棚采取“开门”接种等等各式各样的染杂因素,导致栽培菌棒的不染杂比率没有保障因素,虽然外出的“技术员”只能签订85%的成品率协议或合同,也不能完全保证合约成品率。

2、菌棒含水量偏多,转色偏重,例如24×55cm栽培袋装干原料2kg栽培袋重量4.25kg,其中的干原料含水量按常规参数18%计算为:4.25-2=2.25kg,是干原料的1.1倍,加上干原料自身含水量20%左右,总加水量约为1.3倍,生产的菌棒转色均为深褐色或深红色(与品种不同有差别),容易形成出菇困难,新栽培区域容易出现大面积出菇困难甚至不出菇现象。例如,在内乡县大面积推广的泌阳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菌棒不出菇。

3、冬季出菇的自然温度低于香菇自然出菇和生长温度,不利于新栽培区域的出菇管理,虽然采取菌棒催菇过程进行堆放采光增温和保湿催菇措施,而对于没有栽培经验的栽培户来说,极易出现催菇失控现象,形成出菇管理技术标准模糊的不稳定因素。

4、深冬季节的幼小菇蕾,很容易被干燥的冷风吹死,即使不被冷风吹死,在拉开塑料棚膜“蹲菇”过程,同样会把菇蕾表面变成硬纸板样的“硬面菇”,既不能生长,更不能“开花”。

5、菇蕾催花管理技术标准模糊,容易造成催花失效,或者在菇蕾长到2~3cm期间的“催花”过程,给菇棚加温的温度超过28℃,有的超过33℃,甚至更高,轻则造成菌棒内的菌丝因为高温而“休眠”,不给子实体供给营养,菇蕾出现“硬开伞”或者造成菇蕾硬面不长而菇柄和菌褶快速生长,长成“莲藕杯”或“漏斗”菇型。

6、灭菌模式不能适用于规模化应用。泌阳灭菌方法采用的“三个汽油桶”产气灭菌方法,不仅燃料利用率低,使每袋平均灭菌的成本比较高。笔者经过西峡、开封、南召、灵宝等地的现场灭菌效果对比,其灭菌燃料成本与移动式常压蒸汽锅炉相比,超出20%~30%,而且不可移动;还必须是每户建造一个,其产气量因受加热面积、加热形式、产气速度、产气量(三个大铁桶为表面一次加热,而锅炉为内部管道多层次加热)的约束,限制了每次袋料灭菌的数量和规模扩展。

三、泌阳模式栽培技术风险分析

1、菌棒成品率极不稳定

菌棒生产不感染杂菌(根据开封绿色公司接种后的统计参数,不包括灭菌因素)的成品率比例在37%~87%之间,平均76%,菌棒损失率为24%,而辽宁省盘锦市鼎泰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出口菌棒成品率不足50%,导致企业因严重损失面临倒闭或转产。内乡县曾经在电视台“手把手”辅导推广的“泌阳模式”已经被完全遗弃。

2、出菇效果不稳定

由于泌阳模式的出菇菌棒,是在栽培袋原来重量的条件下进行催菇,没有“干湿差”刺激条件,只有人为创造的“温差”和“震动”催菇条件,不仅其中的温差技术标准难以把握,而且培养好的菌棒在没有“脱水”的条件下进行“震动”刺激的出菇效果是微乎其微,多数为“零星菇”;还有催菇需要把菌棒搬入挖坑内或铁板容器内浸泡的方法,给菌棒施加“防浮漂”条件实施的难度较多,既麻烦又费工。所以在催菇工艺过程,容易出现出菇不整齐、出菇稀少、或催菇失效现象。催菇效果不稳定的风险因素占据模式应用效果的30%~50%左右。据笔者所到之处的了解,泌阳模式栽培技术,曾在西峡县、内乡县、南召县、开封市、灵宝市等地引用、实验、推广,现在已经全部进行了模式改变,看不到泌阳模式的影子。

3、催花育花技术工艺模糊

泌阳模式的催花过程是在“蹲菇”之后,选择夜间完成“催花”工艺,其中的气候条件、加温条件、温度调控技巧、湿度标准把握精确度等,每一个环节和具体参数的调控范围,就连大多数技术员都不能确切保证其实际效果,况且“技术员”不愿意传授“催花”的“真经”,促使了“催花”和“育花”的“秘笈”失传。投资者因为掌握不了或者得不到“真经”,没有了“花菇”质量效果吸引力,失去了市场竞争的质量砝码,泌阳模式自然会被遗弃。

四、泌阳模式存在隐患的解决措施

1、栽培时间主要解决栽培季节染杂率偏高问题。笔者对开封菌棒越夏腐软的问题解决过程,采取3~5月份接种、套袋、直接上架、发菌6~10cm之后不刺孔,只把封口的外套袋开口通气、直接越夏(如图所示)。

4:袋料接种后发菌6-10cm拉开外套袋口的越夏状态

发菌后的菌丝在双层遮阳网下的越夏菇棚中自然越夏,进入8月下旬,在气温低于25℃天气进行刺孔、转色和出菇管理。或采取西峡模式春季栽培和管理方法,与其不同的是必须让菌棒直接上架越夏,因为泌阳栽培袋直径大于西峡栽培袋3~4cm,只要是堆放模式,就可能产生积温问题而潜在烧菌隐患

2、菌棒质量控制标准 主要解决菌棒转色过厚,出菇困难或出菇不稳定问题。培养料配水量确定方法:先把合成培养料干料装成标准栽培袋称取重量,倒出袋内干原料缓慢加水搅拌,原料水分加如标准,以装入栽培袋内以后,袋口上沾有麸皮而没有水印的配水量,装袋称重,计算总体培养料需要配水量进行加水。这个方法配水的多少与木屑含水量及其粗细粒度相关,一般配水比例在1:0.7~1:0.9之间,最多不超过1:1.1,尤其是转色为褐色或红褐色菌株的培养料,加水量应严格控制其水分含量,必须保证菌棒转色后具有豹花斑的成品标准。笔者实验越夏的24×55cm栽培袋重量3.8kg左右,生产的栽培袋转色后的白色“豹花斑”占据菌棒表面积约5~10%左右,容易出菇,按照不同品种需要的出菇温度范围催菇,不容易出现出菇困难现象。

3、接种方式:主要解决接种过程的污染率不稳定问题。首先是推荐简易塑料箱接种方式,箱式接种是食用菌产业最基础的接种方法,适用于一年四季生产食用菌。在西峡县的规模产业中,采用的简易塑料箱接种速度是每人每天800个菌棒(参见图5),其平均染杂率低于5%,平均都在99%左右。其二是推荐在平均气温15℃以下的自然气温条件下,采用塑料大棚接种,虽然污染率在5~15%之间,但是比起平均25℃季节的污染率相对少而稳定,目前的灵宝市反季节香菇,大部分都是采用这个方法。不提倡高温季节采用“开放式接种”,如果自愿签定染杂率保障合约的例外。

5. 塑料简易接种箱接种模式

4、出菇模式主要解决出菇模式推广期间的出菇温度范围调控及出菇、催花、育花问题。基于菌棒需要采取提前生产,经过越夏过程管理,其出菇模式的菇棚长度,建议10m左右(两头通风就能满足排湿需要),最长不宜超过15m,因为菇棚过短对采光积温不利;过长不利于规模化冬季通风排湿效果。菇棚建造需要考虑背风、朝阳、不积水位置,朝向以有利于冬季采光增温为主建棚。如果把菇棚与冬暖棚结合起来,如同灵宝的冬暖棚内加套小菇棚的模式,可以在零下5℃~5℃的晴天,满足催花、育花需要日光采暖达到15℃~25℃的温控范围。

5、催菇方法主要解决催菇需要挖坑、排列菌棒、灌水、重压防浮出的劳动强度及其复杂工序问题(参见图6)。在 “②菌棒质量控制标准”和“③出菇模式”的条件下,可以满足中温和低温品种的香菇菌株在“③出菇模式”条件下完成催菇、菇蕾培养、蹲菇管理工艺,准确实现泌阳花菇培养的原有目标,完成泌阳花菇的高质量标准培养。菇棚催菇采用日光采暖就可以满足,低温阴雨天气催菇采用蒸汽锅炉吹入蒸汽,既有温度又有湿度,适用于冬季催菇;增温采用小型热风炉供暖,只有热风没有烟气和湿气

6.菌棒搬出菇棚用塑料薄膜覆盖催菇方法

6、催花育花方法主要解决催花、育花技术指标不容易控制和花菇培养质量容易失控,造成硬面菇、边花菇、漏斗菇等异常问题。在②菌棒质量控制标准”和“③出菇模式”的条件下,可以采取西峡县的《天百花菇培育技术》实现培育自然花纹的效果,或者仍然在小菇棚内采用《香菇同步催化技术》,准确实现泌阳的“一夜催花”的花菇培养目标,达到泌阳花菇的质量标准。

泌阳模式主要隐患问题的解决途径,需要借鉴西峡县样板示范带动方法和灵宝市新华公司推广反季节香菇栽培的“现场指导”方法,即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周密、细致、设计,小规模实验、总结汇总成套的简明易懂可操作性技术资料、培养批量技术能手,再进行规模化推广。而菌棒生产工艺,则建议移植西峡县大规模产业的标准化工艺技术和塑料箱接种,可以把菌棒生产的安全效果稳定在95%以上,可有效降低菌棒生产的投资风险因素。花菇培育方法,建议参考西峡样板模式示范总结的自然花菇培育的《天白花菇培育技术》和典型的泌阳花菇培育方法《香菇同步催花技术》两种培育方法,进行出菇模式的可操作性配套研究、实验、总结、推广。

泌阳花菇发展以来,为我国的南菇北移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典范,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和业内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由于其中的模式设计、生产工艺疑难程度、生产效果操作技术标准、以及普及推广过程的人为因素等等,给“境外”人们蒙上一个“神秘”的面纱。笔者集中20几年的袋料香菇样板工程管理研究经验,总结全国各地的生产模式应用优势,针对影响泌阳模式的潜在问题提出的方法措施目标,旨在发扬泌阳模式、助推泌阳花菇能够在中华土地上遍地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中国香菇产业的发展点亮一点星星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