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会员风采

把擅长的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专访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协会会长、日出东方净化工程(古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世飞

发布时间:2017-11-16

近年来整个食用菌产业逐渐向设施工厂化、现代智能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科学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对于一个工厂化企业尤其重要,它是保证工艺流程、生物环境技术准确到位及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其中的环境空气净化系统又是整个生产设施环节的心脏,科学高效率的无菌洁净环境是整个生产的首要前提,如何保持与结合生产品种的生物习性、安全生产、降低能耗、提高劳动效率及控制污染率,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重要问题。那么目前设施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笔者特意就以上问题专访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协会会长、日出东方净化工程(古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世飞。

采访中刘总首先介绍了古田县食用菌发展的历史及概况,古田的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9年)境内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二十世纪60年代末,古田人就开始椴木栽培银耳;70年代中后期,先后试验成功银耳瓶栽和银耳袋栽技术,在全球首创食用菌袋栽技术;80年代起,栽培技术突飞猛进,连续取得银耳、香菇、竹荪人工栽培的三大突破,形成了银耳、香菇、竹荪、猴头菇、茶树菇、黑木耳六次大生产浪潮。1990年以来,打造了食用菌行业敢为人先的的众多第一:建成全国第一个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哪里有食用菌哪里就有古田人的遍布全国及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食用菌营销大军的交易网络;第一家食用菌协会: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协会、第一家食用菌行政主管部门: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全国第一家食用菌博物馆:中国·古田食用菌博物馆、第一家食用菌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福建省第一家食用菌电商园:古田县食用菌电子商务创业园、福建省第一家食用菌产品上板交易:渤海商品交易所银耳、猴头菇运营中心等。

全县食用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发生产过商品化菇类达37种,全县70%的农业人口从事食用菌相关行业,食用菌比重占农业的70%,2016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79.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将近四十分之一,产品产值达49.2亿元。成为全国产业链条最全、专业链条最细、种植品种最多、生产规模最大、科技创新最强、销售市场最广、品牌效应最响的“中国食用菌之都”,是中国现代食用菌发展史的缩影。

日出东方净化公司也如20多万古田菌菇大军一样在这片菌菇王国神奇的土地上孕育而出,茁壮成长,走向全国28个省,成为助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代企业。

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经过近2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生产过程模式化,栽培经验数据化,要求指标化的食用菌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周年化的生产方式转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是采用工业化设备和技术,在可控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使其完成从田间到车间、从农艺到工艺的转变,达到周年化生产。给食用菌生产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与品质。

在中国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各食用菌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各种设施、技术和方法来控制菌棒污染是关键核心部分。目前许多工厂化生产企业的现状都是在设计施工企业对食用菌各品类生物生长习性不了解、不专业的情况下进行规划设计,生产流程不科学不规范、洁净区环境达不到要求,同时进行不负责的低价竞争,导致工厂化生产企业投产后菌棒污染多、生产效率低、劳动及直接成本高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设计施工的专业性:有的设计施工单位对食用菌的品种的生物习性了解肤浅,对生产流程不精通,不管什么品种的菇类均生搬硬套,或仅凭业主方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或叫某一环节的设备供应商给予免费提供整厂的规划设计方案等。食用菌工厂设计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是企业效益与成败的关键。所以一个优秀的设计人员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菌菇技术员与施工人员,其实作为一个设计师设计任何一个成功方案的首要前提,就是能够把它实现,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它的可实现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现在的菌菇生产及施工技术心中有数,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效果,能够设计出满足生产需求的方案。

低价无良竞争:一些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缺乏,不按照标准给予设计与施工,低配置与少配置,偷工减料,使用劣质不达标材料与设备,以低价等无序方式承揽净化工程,导致食用菌工厂运行后给业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食用菌工厂投资巨大,生产周期长,像海鲜菇等达150天左右,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业主造成巨大无法弥补的损失,甚至倾家荡产,所有我们从业人员应该要有良心、要有责任感,全方位为业主考虑。

管理与技术力量薄弱:一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有限,聘请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不专业、文化程度低、业务知识不全面,处理问题仅凭雷同的所谓经验,或者低薪聘请技术管理人员,只是曾经从事传统生产的菇农,因此在出现问题后造成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局面,影响了企业生产,造成了经济损失。

菌菇品种与地域环境适应性:目前作为有经济效益的、能进行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品种不超过10个,并且应该满足的基本条件:一是低温型、二是单批次采摘。另外,不同的食用菌品种的生产习性对气候环境的要求不一,所以选择工厂化生产的菌菇品种要与区位环境与工厂设计紧密结合。

急促盲目投资上马:近几年全国绝大多数的精准扶贫项目都以食用菌为主,有的投资人不做市场调研,生产什么品种的食用菌、以何种形式进行生产都没考虑,冲着政府的项目补贴等政策支持,就大快上马建设工厂车间,最后设计的厂房与所生产的菌菇品种风牛马不相及,只能凑合着使用,造成了半拉子工程或无法满足正常投产需求,给国家及投资人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面对上面的问题,我们认为食用菌工厂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必须有达到“功能布局科学、生产流程合理、材料设备达标、管理标准规范、满足品种生产需求”的空间环境空气净化系统,为企业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提供坚实的生产硬件及专业技术保障。所以,食用菌的工厂化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物、农艺、机械、电子、暖通、空气、建筑等的是多学科结合的集成应用。

日出东方公司,为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业务遍布全国28个省,走在全国的前列呢?刘总介绍:

懂菇爱菇:作为设计与施工的企业的团队要深知菇的生长习性,才能更好的为菇服务,满足菇的需求,为业主负责。就如没看过大海,未经历过海浪的人,叫他设计船舶,能行吗?日出东方人生长在中国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从小受到谈菇论菌浓厚的菌菇氛围熏陶,大家都懂菇、知菇、爱菇,熟悉菌菇生产流程与环境,所以设计出的方案更切合实际,更能够满足菌菇生产的需求。

专业专一:日出东方人始终执着地在同一个领域上下求索,15年就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食用菌设施栽培工程的空气净化,解决菌菇菌棒污染问题,提高产品成品率、劳动效率,以保证业主的经济效益,目标坚定,矢志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