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专家视角

刘荣玺:发展食用菌产业 打好扶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6-06-29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为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战格外艰巨。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约占13.68亿总人口的5.1%。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福在“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的发布会上说,“到2020年,要做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不留锅底。”如此紧迫的时间和繁重的扶贫任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给钱、给物、给政策,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农业企业应该有所担当,利用各自的优势,实行多元化扶贫和产业化扶贫。
  笔者退休之后,一直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所以笔者认为食用菌产业不仅是高效农业,而且还是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它不经能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效。因此,我国许多地方政府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创汇农业”、“富民工程”“菜篮子工程”的首先项目。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确是一条“产业扶贫”、极具开发潜力、铺满莲花的大善之道。其一,因为食用菌自古以来被称为“山珍”,现在被誉为“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它以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其二,因为食用菌产业是大农业的“垃圾处理场”,它能科学而有效地利用农业、林业、畜牧业的秸秆、枝条、木屑、畜禽粪便等垃圾,作为栽培食用菌原材料,从而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其三,因为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较高,如果做好了净利润可达销售收入的50%以上。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自我发展。我认为,龙头企业对农户不仅要开展技术帮扶,还要在产品销售方面给予支持!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转变观念,加大对扶持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例如在土地流转、银行贷款、税收政策以及各种补贴方面,尽可能地给予优先或优惠。
  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2014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327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5%),产值超过了2258亿元人民币,从业人数达3000万以上(占我国务农农民总数的10%),所以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与种植、养殖业并例为三大支柱产业。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15年8月,全国现代化、集约化、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企业数量为626家(含在建企业)。这些企业分布于全国各地,发展较好较快的企业主要在江苏、上海、山东、辽宁、福建、湖北、四川、云南等地省市。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企业打造、培养成为产业化龙头企业,食用菌产业扶贫将大有希望。
  我国许多地方都是食用菌资源富集区域,发展食用菌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科学引导当地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的农户,利用房前屋后、荒山滩涂、坑塘岸边的空地栽培食用菌,或发动农户搞林下栽培、露天栽培……产业龙头企业只要搞好菌种的培养和供应,以及产品的回收、加工与市场营销即可。这样投资少,见效快,容易形成产业化生产。
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双赢战略,各地都应该构建一套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产业体系。如图所示:

目前,有许多食药用菌品种非常适合这种发展模式。例如地栽黑木耳、遮阳网下栽培羊肚菌、大棚里种天麻、昼夜温差较大的山区种植块菌等,都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发展模式。以地栽黑木耳为例,它完全可以依赖于自然气候,不需要建设大棚等设施,直接在大田里做“耳床”即可栽培。黑木耳子实体最理想的生长温度为15℃至25℃,华北大部分地区可以利用春季(4月至6月),秋季(8月10月)进行栽培。地栽黑木耳一年两季生产,可亩产干木耳1200公斤至1500公斤,如按每公斤60元的售价计算,每年每亩地可收入72000元至90000元;扣除购买菌包的成本,每亩地纯收入达32000元至50000元。其实早在1994年,地栽黑木耳就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八七扶贫开发攻坚计划”,自2006年以来,年年得到世界银行、国务院开发领导小区办公室以及农业部和民政部的奖励和支持,可惜一直没有得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十三五”扶贫开发攻坚计划,实施食用菌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食用菌生产企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富农强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各地政府特别是贫困县的政府,应当认真进行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谋划与整合。(作者系:华夏润耕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