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近年来,汝阳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设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以生产基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了解,该县刘店镇红里村在过去的一年里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精神,打造食用菌种植基地,新建了148个现代化食用菌大棚。该项目占地303亩,有148个四季恒温的食用菌大棚,划分为15个种植基地,是由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
近年来,西丰县振兴镇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全力打造“辽北香菇第一镇”,逐步形成了产业有特色、致富有项目、发展有动力的发展格局,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寒冬腊月,振兴镇宝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菌棒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合作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发展香菇产业,合作社从去年11月就开始进行菌棒生产,预计今年将完成300万棒菌棒。“目前,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96个,我们优先选择了贫困户前来务工
日前,河北省涞源县召开食用菌核心种植区项目座谈会。河北省农业厅农经处处长通占元、涞源县委书记李自贤、副县长李志英、翔天集团董事长肖俊培等领导出席会议。会上,涞源县委书记李自贤介绍说,涞源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河北省深度贫困县,为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在农业产业方面确定了“三种两养”发展规划,食用菌种植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此外,涞源具有的交通、劳动力资源优势,一定会给广大企业和贫困户带来巨大的经
近日,在喀喇沁旗旺业店镇金家店村村民王殿生家里的日光温室内羊肚菌长势喜人。前来调研的赤峰市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岳玲、副站长刘国义、张永奇和喀喇沁旗农牧业局副局长张翔、旗经作站站长杨素荣、副站长毕玉强等一行前来调研。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属于菌中1之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能。羊肚菌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商、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
1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杨敬华博士与国内知名食用菌专家刘德育老师考察贵州毕节赫章县的贵州菇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贵州菇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樟相,赫章县双坪乡党委书记赵朝勇,乡长钱仕龙陪同考察了苗木无试管快繁基地,食用菌扶贫基地和果树生产基地,考察后,大家共商林果菌有机品发展,建立大数据品质食用菌平台等问题,做好贵州精准扶贫,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持久发展而努力。
近年来,田林县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结合县域资源特色,引导群众将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增收致富新项目,促进了该县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据悉,田林县食用菌品种目前主要有白背耳、香菇、灵芝、云耳、茯苓、平菇等,全县有5个菌种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达100万袋以上。2017年,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30.3万平方米,产量5400多吨,总产值达4380余万元。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近年来,双鸭山岭东区将目光瞄准营养丰富、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易种植的花菇。重点打造了岭东区花菇产业园,并以建设中国“花菇之乡”为目标,以产业化为龙头,以园区化为载体,以公司化为治理结构,集产业发展、吸纳就业、农民致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AB两个区建设格局。A区,2015年投资兴建,目前已完成投资3100余万元,建成199栋出菇棚、11栋育菌棚和菌棒加工(灭菌)车间。已安置双鸭山矿
近些年来,农业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在国家给予农业农民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的同时,却仍然有“老鼠屎”存在其中。发展农村合作社就是国家助力农民“富起来”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社也的确帮助了许多农民赚到了不少钱,但同时也有个别骗子打着合作社的旗号,将农民本就不多的钱给全骗走了,这让很多农民再也不敢相信合作社了。不过,农民朋友们不用再担心了!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会在实施后集中
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设施农业……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兴未艾,用地问题是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需求“痛点”。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12月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否意味着大量新增建设用地?做好用地保障应坚守哪些底线?国家发改委及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不意味着
文|周建明,原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农村改革的方向需要调整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明确规定的农村改革方向。近40年来,农村的改革实际是以“分”为导向,以实行家庭承包制为主线,除了极少数仍坚持集体统一经营的乡村和少部分仍保留集体土地、资源的村之外,以集体资源为基础、以组织农民为特征的“统”的机制已基本失去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