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位于江苏淮安淮阴区刘老庄镇南营村的江苏益珍茵食用菌产业项目基地,占地26亩,46栋共72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整齐排列,46套食用菌养殖机组有序运转,为平菇生长营造出适宜的恒温恒湿环境。
推行“多级股份制”管理模式,鼓励发展多元产业融合,是上海彭世菇业健康发展的秘诀之一。总经理彭长儿说:“我们将公司50%的股份拿出来,由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营销人才占股,让员工切实拥有‘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公司携手共进。”
走进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流湖镇上房村,一座生态循环智能菌菇培育房格外引人注目。墙上智能数控系统屏幕闪烁着实时数据,室内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湿度等关键环境参数一目了然。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的广西汇菇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整齐排列的工厂化培育菌罐好似一排排哨兵,在可调节灯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
江西靖安县宝峰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华坊村成立靖安县四季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菌菇基地。
贵州威易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采用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菌包生产到大棚种植,再到市场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高效的产业链。
一排排菌瓶整齐排列,菌菇在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中孕育、生长,用发明专利生产的白玉菇、蟹味菇新品种,销售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并搭上科技快车漂洋过海。
广西陆川县90后返乡创业青年李吉胤利用智能移动方舱种植菌菇,缔造出年产值超3900万元的食用菌产业,推动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双提升。
陕西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副主任郝哲扎根黄土地30余年,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
从国内到国际,把菌草技术及减贫经验推广到107个国家;从食用菌转向草,坚持试验助力沙漠变绿洲;探索菌草的多领域应用,带动越来越多人投身菌草事业……
江苏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聂庄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总投资60余万元,占地6亩,目前种植大棚5个,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聂庄村领办,合作社牵头负责,基地通过两季轮作
新疆和静县疆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菌种制作、菌包生产、出菇管理、加工销售均独立完成的专业食用菌合作社,有从银耳种植到精深加工的一个全产业链的银耳基地。
浙江缙云县珍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现已在缙云县双溪口乡双溪口村、南源村建成76亩现代化种植基地。
甘肃张家川县胡川镇羊肚菌工厂化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15座羊肚菌工厂化大棚,工厂化大棚单棚年产量可达3000斤,产值高达60万元。
四川金堂县然通家庭农场在竹篙镇流转土地100多亩,建食用菌生产控温大棚90亩左右,主要产品有台湾秀珍菇、姬菇、平菇、黄背木耳、鲍鱼菇、榆黄菇等,年产食用菌24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