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傻瓜式种菇”模式助力实现亩产值200万元
发布时间:2022-02-21
眼下,在上海金山区廊下镇一食用菌工厂化基地,员工采菇、包装、发货,忙碌不已。
近年来,廊下镇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依托“联中”企业品牌和“联中一号”(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引进荷兰数字化工艺培育出的优质食用菌品种)产品品牌,成功探索出一条乡村“共同富裕”的路子。近日,廊下镇又喜添一张“国字号”金名片,廊下蘑菇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食用菌是廊下镇的传统产业,先后经历了传统种植、标准化和工厂化种植,从“看天吃饭”到“周年化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2021年,廊下镇食用菌亩产值达200万元,成为“亩产英雄”。
如今,当地食用菌基地迎来扩建,地点位于廊下镇重点规划建设的蘑菇小镇的承载地,总占地面积86亩。目前,该区域已完成3家各自6间棚双孢菇工厂化菇房建设及1家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目前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已建成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取和联中联营的方式,统一技术、统一原料、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了栽培周期33天,每周期单产达35公斤/平方米,全年可种植11个周期,每平方米的年产量是传统种植的40倍,实现了投资500万元,年产值500万元,年净利润50万元。
为起到更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廊下镇通过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2021年建设金土地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和联村双孢菇生产基地项目。两个项目新增24间标准化的双孢菇工厂化菇房,由联中托底,通过租赁的方式带动更多的传统菇农走上工厂化生产之路。陈明云正是廊下打造“蘑菇小镇”、探索“三五牌”致富模式的受益者之一。“这几乎是‘傻瓜式种菇’。”陈明云说,“工厂化种菇不用看天吃饭,菇房通过电脑和物联网实现自动化操作,一部手机能查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与蘑菇生长密切相关的指标,并远程操控。”基质来自廊下镇农业带头企业上海联中食用菌合作社,蘑菇种子和生长需要的营养全部在基料里,通过全自动上料机,把基料和覆土均匀铺在菇房架子上,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十多天就能开始采收蘑菇。种菇简单了,收入却显著增加。以前一个菇房一年种一茬蘑菇,还要靠经验,看老天爷“脸色”。现在使用新菇房和三次发酵基料种菇,一年可以种10茬,年产值成百倍增长,又能节约土地,种植成本方便可控,最重要的是收入更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