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食用菌成为陕西省增速最快的农业特色产业
发布时间:2015-12-29“十二五”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厅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全省食用菌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2014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92.17万吨,总产值65.32亿元。预计2015年全省食用菌鲜产100吨,产值70亿元以上,分别较“十一五”末增加49.9万吨和39.3亿元,增长99.6%和128.01%,年均增长19.9%和25.6%。
从品种结构来看,香菇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6%左右,平菇占20%左右,黑木耳占14%左右,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和金针菇占6%左右,其他种类占14%。其中商洛是香菇生产第一大市,香菇总产14.3万吨。汉中市木耳生产量最大,年产近6万吨。咸阳市平菇生产量最大,年产4.6万吨。杏鲍菇和金针菇以杨陵区生产量最大,占全省两种菇总量的91%。珍稀和野生食(药)用菌以安康市生产量最大。
近年来,陕西省对自主研发菌种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省从事菌种生产的厂家共有121家,全年菌种生产量:一级种约有20万支,二级种约有固体260万袋、液体近10万升,三级种约有5231万袋,较“十一五”末均有大幅度增长。全省食(药)用菌人工栽培种类达30多个,其中食用菌种类26个。
目前,全省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由2010年的1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30多家。全省千吨以上规模的工厂化生产企业有60家。其中杨凌示范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最快,年生产1.4亿袋,产量4.35万吨,产值2.5亿元,分别占全省工厂化生产的78%、40%和56%,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高地,产品除供应本省市场外,远销甘肃、新疆、四川、河南、湖北、安徽等10多个省市。
“十二五”期间,在省级设施农业专项资金的撬动下,全省食用菌行业投资速度大幅提高,跨行业、多渠道社会资本不断增多,使食用菌生产投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投资额逐年增加。大量社会资本投资食用菌生产,带来的不仅是雄厚的资本实力,还有先进的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和品牌开拓意识等等,为全省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