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浙江:金华“菇二代”让城里人自己在家种蘑菇
发布时间:2018-01-12近年来,金华磐安县窈川乡依山下村青年农创客周豪,抓住市民想尝自己种的新鲜菌菇却苦于没有技术的需求点,利用网络卖菌菇的半成品——菌棒,让爱吃菌菇的市民在家给菌棒洒洒水就能像农村人一样吃上自己种的菌菇。如今,他依托“电商+农户”的销售及生产模式,在食用菌领域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近日,记者来到依山下村,36岁的周豪正带着村民忙着包装菌棒。当天,他接了800多单,要发出菌棒5000多袋。这还不是他发货最多、最忙的时候,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千单,要发几万袋。
朋友一个电话让他看到商机
2004年,周豪从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之后留校工作了4年。2008年,淘宝网开始在国内风生水起,不“安分”的周豪辞去了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到义乌做电商,从饰品到玩具,从淘宝店到天猫店,积累了不少网店销售经验和人脉。
2012年底,周豪想过在网上卖他父亲种的香菇菌棒,当时就被种了20多年菌菇的父亲否决了。直到2015年10月,因为朋友的一个电话,周豪看到了新商机。“当时我的朋友在外地,打电话想让我给他寄一些鲜香菇。鲜香菇不易保存,当我正在琢磨怎么邮寄比较好时,我父亲说有些菌棒出菇了,正好摘了可以寄给他,我立马想到,何不连着菌棒一起邮寄过去呢?”周豪把刚出菇的菌棒寄给了朋友,并嘱咐他如何浇水。一周后,周豪收到了来自朋友的反馈,“菌棒出菇很好,长这么大,从来没吃过这么新鲜好吃的香菇!”
凭借灵敏的商业嗅觉,周豪捕捉到了这一商机。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先在自己朋友圈里试卖。让周豪没想到的是,两个月时间,他竟在微信上卖出了7000根菌棒。“利润将近4万元,这差不多是我父亲种一年食用菌的收入。”这个销售成绩打消了周豪的顾虑,父亲也终于不再反对他在网上卖菌棒。2015年12月,他关掉了淘宝网上的玩具店,从义乌回到家乡,注册了磐安县豪爽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当起了“菇二代”。
从卖产品到卖体验
“一朵菌菇,从它出菇、生长、采摘到食用,整个过程让消费者看得明明白白,也让食品安全的全程追溯更加直观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更重要的是,我卖的不仅仅是食用菌本身,还有消费者亲手种菇的体验和乐趣。”周豪说。
周豪一句简单的回答,折射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路:从卖产品延伸到卖体验,用心做好售后服务。“现在批量生产菌菇,然后拿去售卖的农户不少,能让普通家庭自己体验整个种菇乐趣的产品并不多。”周豪称,把菌菇养出来可以当一种玩具,跟他之前卖玩具的那个客户群体很相似,所以他就萌发了用卖玩具的理念来做菌菇的想法。很多客户可能养过花草却没有养过菌棒,养菌棒其实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科普,让小孩去探知菌菇生长的奇妙旅程。“豪爽爽”倡导开心、快乐的理念,为顾客提供一种体验式的乐趣,“菌菇栽培具有观赏性、体验性、科普性,同时又有食用性。”
为了让普通家庭体验种菇乐趣,周豪还制作出比传统菌棒更为美观的菌桶,即把菌丝和培养料放置在直径约20厘米的塑料桶中。整个桶的重量约1.5公斤。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买回去浇水7天就能长出第一茬菇,一个菌桶可以收菇1公斤左右。现在,周豪的食用菌大棚里,种着杏鲍菇、平菇、灵芝、黄金菇等12种食用菌,根据不同的季节、温度,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确保一年四季都有出菇的食用菌菌棒。
在售后服务上,周豪也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我们在寄送产品的时候是不寄说明书的,只寄一个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消费者只有进入这个公众号,才能找到各类菇的培育方法,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和顾客互动,并不时发布一些促销活动。”周豪说,“通过这个平台,培育顾客的忠诚度,并且靠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形成口碑营销。做任何生意,如果不断有老顾客重复购买,那做起来会轻松很多。相反,老是靠发展新顾客,那就会比较累。”有了公众号这个平台,在老顾客的重复购买下,搞促销时网店最多一天可卖出1.5万多袋菌棒。
由于摸准了客户的需求,周豪生意非常好。两年来,他通过网店销售了菌棒160万袋,日均销售2000多袋,销售产值800万元。同样3亩田,他可以比父亲多增收5~10倍。周豪说,普通的菌菇栽培模式中,像香菇有5个月是出菇期,主要收入就来自这段时间。现在,对菇农来说,周豪的销售模式把出菇期都省了,可以种植更多批菌棒,收入自然大幅增加。
“菇二代”想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对周豪来说,他离开家乡15年,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如今,他也算是子承父业,以另一种方式,把磐安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同时,回报家乡也是他的创业梦想。这个网店带动了村里30多名村民增收,这些村民主要帮他加工、接单、包装。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依山下村有90多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大量外流,村里只留下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种植食用菌的农户越来越少,如今只剩下两三户。“村里60多岁的老人外出打工不现实,让他们帮我加工食用菌菌棒、打包发货,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赚200元,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6年,周豪被磐安县政府评为“十佳电商人物”。2017年10月,在农业部举办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中,他的“体验式农业:食用菌电商”获入围奖。对于未来,周豪充满信心,他坚信农业电商是一种趋势,也是年轻人大有可为的一个舞台。(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