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在旬阳县审计局的帮扶下,如今羊肚菌成了旬阳县桐木镇立石滩村的香饽饽产业,今年预计可使农民增收20万元。立石滩村是旬阳县审计局包联的北区边远山区的一个贫困村,现有201户7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9户379人。该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2016年,审计局协调资金60余万,修通了3.8公里水泥公路,解决了村民外出难的问题,今年6月又协调资金为该村选址征地修建了近200多平方米的村级党员活
近日,根据一县一特、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一户一策的产业发展目标,丽江市宁蒗县宁利乡积极探索,邀请中科院相关专家指导种植羊肚菌。中科院专家组到丽江市宁蒗县宁利乡玉鹿村委会王家屋基村小组指导村民如何种植羊肚菌,进行现场示范,并提供了800多公斤的菌苗。据了解,此次宁利乡选定了四户农户对羊肚菌进行试点种植,待试种成功后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进行大力推广,使建档立卡贫困户早日顺利脱贫摘帽。(来源:中国农业网
年底本是农闲时节,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女汉子”余丽萍近来忙得不可开交——为地里的羊肚菌而忙碌。34岁的余丽萍是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当乡闪当村村民,闪当村的田地原来主要用来种植玉米,每年九月份玉米丰收后,地便空出来。余丽萍便想找到一个生长周期短、又适合冬季种植的项目,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增加收入。后来,余丽萍从电视上得知了羊肚菌种植,其实余丽萍对它并不陌生,她从小就跟随村里人到山上采
香菇是莲都区食用菌产业的主导品种,在稳定香菇生产的同时,近年来该区先后引进杏鲍菇、秀珍菇等珍稀食用菌,建成年产2000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1个,年产120万袋秀珍菇生产基地1个,优化了食用菌生产的品种种植结构,改变一菇独大的局面,推进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强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莲都区香菇生产以前都使用毛竹棚,田间水等生产,为提高香菇品质,近年来,香菇生产基地要求建设香菇生产
近日,在武平县十方镇,烟农们用竹木在烤房内搭建了一个简易烘烤架,在每一层架上铺上网眼较密的尼龙网,把菇均匀放网上进行烘烤。烟农刘师傅介绍说:“姬松茸的烘烤跟烟叶烘烤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烘烤操作很简单,烘烤前提前点火加热,前期短时间内升温至50度,一般保持12小时稳温排湿,水份排湿至30%时,菇体颜色变成金黄色时,菇稍皱缩后,升温至65度保持12小时稳温烤干,烤干至含水量12%左右,回收放常温下隆温至
近日,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单体最大投资项目——郧阳香菇小镇·产业扶贫示范园内,首批入园的贫困户正在香菇大棚里作业。该项目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结合实际、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思路,把一部分搬迁对象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到环湖城市规划核心区,同时集约配套发展香菇产业和服务业。项目位于汉江河畔,紧邻209国道、“呼北高速”,距郧阳城区5公里。总体规划由香菇产业基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及生态建设区三部分组成,其中,
近年来,沛县安国镇五座楼村将黑木耳由最初农户零散种植发展到如今的连片种植,打造为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小小黑木耳成了村民致富大产业。在这一进程中,村民刘欣伟是典型写照。他今年是第五年种植黑木耳了,从最初的1个大棚发展到今天的30多个大棚,他一共投入了300余万元,还成立了家庭农场,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一个小老板,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如今,他种植的木耳品质高、不掺杂,客户挣着上门收购,一年能挣5
近日,莱芜钢城区一占地近600平方米的蘑菇大棚里,色泽鲜亮、味美价廉等诸多特点让该农场的蘑菇好评不断,每天都有200多斤新鲜蘑菇运往各大超市。据王少友说,蘑菇种植从9月份到次年4月份结束,每斤按照2.5—3元进行批发或零售,年可收入6万余元。(来源:莱芜日报)
近年来,舞阳县联合中原银行,通过“政府+银行+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使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人人掌握香菇种植技术,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提升内生造血能力;还可依托该扶贫模式,逐步延伸至香菇酱、香菇饼干等高附加值加工业,打造一个食用菌特色全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用香菇“小伞”撑起了脱贫“大伞”。舞阳县文峰乡李斌庄扶贫基地即是香菇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该基地占地50亩,有大棚35座,
近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玉顶村食用菌基地,一摞摞金针菇菌棒排列有序,整齐地摆放在菇棚内。该基地由贵州圣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并运营,占地面积25亩,共有钢构大棚14个。基地集菌棒制作、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于一体,组织当地农户按要求进行生产,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贫困户熊文富家庭条件不好,此前为了生计他选择外出打工,而家中老人生病时无法照顾,让他十分苦恼。食用菌基地落户玉顶村之后,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