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湖北省武汉市新瑞都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全国双孢蘑菇之乡”新洲区徐古镇,是一家集食用菌种植、研发、盐渍菇加工销售、食用菌文化展示、农事体验以及餐饮、垂钓、狩猎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由工厂化生产小区、食用菌文化馆、特色农家乐、垂钓中心、有机果园等5个部分组成,占地面积500亩,注册资本1000万元。工厂化生产小区按照周年生产的标准设计,建有现代化连体钢架菇房2000平方米,配备了相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度越来越大了,各项政策频出不穷,种类也有很多。随着农村补贴的不断细化,农民得到的福利也会更多,。据悉,国家推出的这三项补贴,是每家每户都能领取的。一:旱厕改水厕补贴很多人对农村的旧有印象就是脏乱差,土路、土灶和臭气熏天的旱厕。为了改变农村面貌,让农民享受到便捷卫生的生活,现国家规定,农民改造自家厕所,有补贴。旱厕改水厕,舒服自己,国家给钱。除此之外,国家还
11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受理黄骅梭子蟹等28个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7年第95号),依法受理了“嘉荫木耳”地理标志保护申请。“嘉荫木耳”产于黑龙江省嘉荫县现辖行政区域内四镇五乡,有一定历史渊源和知名度,质量特色鲜明,产业规模大,产业特色突出,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等,而且具有医疗价值,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对“嘉荫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助
近年来,襄阳市气象局利用气象技术优势,帮助南漳县薛坪镇寺冲村农户分析、预测天气,针对当地的气象条件推进香菇产业发展。由于寺冲村土地贫瘠,只能种小麦、玉米,一遇天旱就歉收,村民收入上不来,是省级贫困村。市气象局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后,专家分析认为当地一年有9个月的时间昼夜温差大于10℃,非常利于香菇栽培,并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选择种植品种,帮助农户趋利避害。寺冲村村民朱明奎说:“我刚开始种香菇时,市气象
眼下正值香菇采收的季节,庆元县各地的菇农们忙着采摘、晾晒香菇。“基地的香菇品种主要是‘808’,自11月10号开采,到目前为止已经采了20万斤左右鲜菇,销量不错,主要销往广东的商超。”屏都街道荣帮食用菌基地负责人毛大荣告诉记者,最近一直都忙着采收香菇,最忙时一天要雇20几个帮工才能忙得过来。据介绍,“808”品种的香菇菇面厚而扎实,经过1-2天的“打冷”之后能够储存的时间比一般香菇多10来天,所以
11月26日,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公司第一辆满载食用菌的集装箱货车,从南漳东巩出发,发往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届时东盟国家的老百姓将品尝到产自南漳的有机香菇。据了解,裕农菌业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香菇种植、收购及销售业务。2015年,该公司积极响应该县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战略,依托东巩丰富的自然资源,带动产业区菇农和贫困户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截至目前,已网罗200多家农户,栽培代料香菇250
近日,在越南芹苴市一家菇房内,菌包制作工作已收尾,食用菌生产即将开始。看到有记者采访,菇场负责人潘先生热情介绍了起来:“食用菌栽培占地少、易操作、栽培期短、投入低、收益高,是芹苴市不可否认的富民产业,2011年,在参加了食用菌培训课程后,我在20平方米的面积内开启了栽培之路,在摸到门路后,积极带动周边贫困户进军这一产业。”据了解,作为当下越南食用菌特色品种之一,潘先生经营的菇场出产的秀珍菇几乎日日
剑河县结合生态资源禀赋,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产业扶贫主导产业,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打造食用菌“王国”,并推动其全链条发展。据了解,剑河县采取“政府+平台公司(实体企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2+N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贵州剑河珍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包括原材料种植、原种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林下仿野生种植、野生菌抚育、保险介入、保底回收、冷
为推动富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近年来西丰县凉泉镇充分利用扶贫专项贷款,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全镇范围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近日,在凉泉镇城子山食用菌基地大棚里,工人们正在采摘今年最后一茬香菇,往年都是采七茬,今年年头好,采到了第八茬。采完的香菇通过筛选,品质好的香菇或者现场运走或者存放到冷库中。生产车间里,几名农村妇女正在剪香菇根,动作非常
近年来,山丹县大马营镇拓宽思路,以食用菌产业为抓手,探索走出了一条以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以入股联营参与产业培育,以高效对接促进增收致富的“企业+贫困户+产业基地+村集体+市场”的产业脱贫新路子,有效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特色产业发展层次低、增收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使贫困村面貌和贫困群众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该县大马营镇圈沟村党群共富基地即是该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