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会员风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以科技铸就食用菌致富梦

发布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与食用菌打了40多年交道,被农民亲切称为“蘑菇院士”。菌物研究是刻在李玉骨子里的事业,他常年奔走在大山里、躬耕于田地间,为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和菌物学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耄耋之年,李玉仍然心系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
李玉 中国工程院供图
 
1978年,李玉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后,李玉考取了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菌物学家周宗璜。
 
从那时起,李玉开始关注黏菌研究。然而,彼时中国的菌物研究起步晚,远落后于国外。全世界发现了500多种黏菌,却没有一种是由中国人命名的。
 
在李玉毕业时,70多岁的周宗璜病逝。为完成老师遗愿,李玉毕业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带着学生调查菌物资源、建成菌物标本馆和种质资源库……
 
值得一提的是,李玉是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命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黏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科研人员,填补了我国在黏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收集的黏菌有400多种,占世界已知种的2/3。他还带领团队制作出占全球98%以上的黏菌分子生物学标本。
 
李玉将40余年的知识积淀汇编整理,出版了多本图书。在李玉与菌物研究人员数十年的拼搏下,中国菌物科学研究从落后逐渐向世界前沿靠拢,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李玉心中,一直深埋着一个科技报国之梦。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仅5.7万吨,而到2018年,产量已经达到4000万吨,40年间产量增长了700倍,这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
 
如今的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大国,然而并不是食用菌强国。在菌物科学研究方面,李玉创建了菌物学、菌类作物二级学科,设立了我国首个应用生物科学(菌物方向)本科专业。2019年,他又推动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我国首个菌物类本科专业。
几十年来,李玉带领的团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菌物研究科研团队,他培养出上百名硕士和博士,在食用菌产业发光发热。
 
李玉是非常“接地气”的科学家。在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因当地海拔较高,全年有效积温不够庄稼生长,而且无霜期很短,所以种什么都不长。
 
“菌类作物有‘五不争’的特点,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更不与其他争资源,而且什么时间种都可以。”李玉开出了一个“药方”,并在当地引入自己研究的品种和技术。在他的带领下,黄松甸镇已变成全国闻名的黑木耳之乡。
 
这么好的致富路子,应当推广至全国。于是,李玉提出了“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发展策略。在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00多个将食用菌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选择。
 
李玉的科技报国之梦并未就此画上句号,“要把中国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不能躺在原有的功劳簿上,应该继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科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科学报、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