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就是宅子和土地了。近年来开展的土地确权工作给农民们吃下了“定心丸”,但是有很多农民不了解相关法律,存在违规行为,比如: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农用地私建住房等,对于这几种违规宅基地,村集体有权做出收回或拆除处理,但如果及时通过合法渠道申报改正,还是能够获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一户多宅我国农村一直实行“一户一宅”制度,目前,对于农村“一户多宅”的情况首选是不予确权,此外多
近年来,洛南县石门镇刘家村紧紧围绕食用菌产业,积极探索“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扶贫模式,利用本组集中连片土地,投资建设香菇大棚生产基地,带领本村及周边群众入社开展代料香菇生产并获得稳定收益,实现了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贫困户脱贫目标。而其中的股份制运作有力地助推了刘家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刘家村辖11个村民小组606户2479人,耕地面积3058亩,在册贫困户11
近年来,邵武市下沙镇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脱贫,成效渐渐突显。他们以豪顺兔业及屯上村、分站村党支部为试点,依托肉兔养殖、互叶白千层种植、竹荪种植等产业项目,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带动机制,引导农村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集中,扶持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务工工资和投资收益,引领贫困户增收脱贫。邵武市下沙镇屯上村龚万和即是邵武市下沙镇产业脱贫的扶助对象之一。龚万和家属典型的因病致贫,妻子
最近,偃师市高龙镇郜寨48户贫困户沉浸在喜悦中。原来,面对贫困户缺资金、缺劳力、缺致富信心的实情,驻村工作队成立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扶贫政策,为自愿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每户争取1万元贴息贷款,并把贷款作为股金入股,每个月一分红,48户贫困户中有劳力的还可以到蘑菇大棚打工。为让贫困户放心入股,村里还专门找来技术人员指导,老党员监督买卖过程,做到收入支出全公开,让老百姓都放心。(来源:洛阳网)
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近年来,金口河区根据自身实际,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并发展“飞地产业”,实现贫困村民易地生财。大瓦山食用菌基地的“扶贫菌棚”即是“飞地产业”扶贫的有益探索。2014年开始,大坪村成立了大瓦山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60亩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之后经过一系列探索,渐收成效,平坝地区的食用菌袋平均每袋利润一两元,高山食用菌的菌袋平均每袋能赚两至三元,年产两到
山西凯盛集团·舜耕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食用菌的现代化企业。该公司利用当地果木枝为培养基,采取室内种植模式,通过集散控制系统对杏鲍菇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条件进行人工智能化控制,使其按照工业化的标准进行全年制生产,实现了食用菌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周年化。据了解,该公司年产高端杏鲍菇3000吨,产品供不应求。图为11月15日,员工在车间内采摘杏鲍菇。(来源:山西农民报)
近年来,广西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食用菌方面的交流合作,先后与越南、老挝联合实施了“食用菌优新品种及其集成配套技术在越南北部的合作推广与示范”“老挝高温珍稀食用菌种质资源收集及创新利用”研究项目;广西食用菌生产企业曾经把姬菇、秀珍菇等有机桑枝食用菌鲜品销往新加坡,颇受欢迎。据悉,2016年度广西食用菌总产量129万吨、总产值115亿元,分别比2005年的34万吨、13亿元增长279%和785%,实现了
近日,在上海市香菇批发交易市场,上海市金山区“泉康”鲜香菇成为香饽饽,其入市统货价格能与交易场上最优等级品的挂牌价几乎不分上下,且供不应求。随着销量节节攀升,部分供给缺口还需从具有符合同等生产标准条件的合作订单基地调拨货源打“圆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金山“泉康”香菇生产基地今年还从浙江原产地增运了一大批优质冬菇菌棒,扩能约15%。据了解,“泉康”香菇生产基地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一滴农药
近年来,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天然优势,成功打造以木耳产业发展为主题的三产融合项目——柞水县西川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小木耳发展为致富增收的大产业。该项目于今年四月启动建设,占地2800亩,总投资3.5亿元,包括“三园两基地”即红豆杉生态园、植物观赏园、木耳观光园和科技示范基地、村集体经济基地。目前,该项目可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实现利润700万元。据了解,柞水因盛产木耳的最佳适生树种
近年来,贵州圣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六盘水钟山区月照社区玉顶村经营食用菌基地,采取“三变+扶贫+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集菌棒制作供给、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于一体,组织当地农户按要求进行生产,从而大量解决剩余劳动力和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据了解,贵州圣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带动就业约1000人次,产生劳务费10万余元,共解决了贫困户就业41户92人。从2017年12月起,贫困户、计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