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会员风采

看这位乡亲们的“大脚菇书记”如何带领群众共致富

发布时间:
       今年39岁的胡万梅,矮矮的、瘦瘦的,若只看身材,一眼看过去就是那种需要人保护的小女人。不曾想,这样瘦小的她,竟是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坝镇田坝村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田坝村曾是关坝镇的重要产煤村,2015年,随着煤矿陆续关停,村集体经济也日渐下滑。这个依赖煤矿发展的小村庄一时间找不到发展的方向,村民们纷纷选择离乡打工,这里成了一个“空壳村”。田坝村有860余户、3300余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户168人。村子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2016年,胡万梅当选田坝村村委会主任,面对村民期盼的眼睛,她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煤矿没有了,村里经济一落千丈,贫困户亟待脱贫,全村的脱贫攻坚和转型发展难题摆在眼前。她斩钉截铁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带领大家找到一条脱贫攻坚和转型路发展!
  她一直没有放弃思考和努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一位福建种菌专家,专家介绍,野生“大脚菇”很适合田坝村这样的“采空区”种植。她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一条好路子吗?
  在胡万梅的努力下,经过村民集体数次讨论,并邀请专家实地察看论证,田坝村把转型目光投到了大脚菇身上,决定尝试种植这种适宜旱土、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食用菌项目。
  2017年10月,胡万梅动员3名村民同她一起率先试验种植大脚菇。两亩五的稻田,经过除草、整地、开厢、下种后,成了大脚菇的“试验田”。然而,尽管他们在“试验田”里摸爬滚打、洒汗无数,正常情况下50天就可以长出的大脚菇,在70天左右都没有动静,这让胡万梅寝食难安。
  专家到田间会诊,给她吃了“定心丸”。原来,大脚菇培育良好,只因采用生态种植,没有人工干预温度环境,生长期有所延长。
  2018年3月,大脚菇终于出菇了。消息不胫而走,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柄壮肉肥、野味十足、带着泥土芬芳的田坝大脚菇,成了市民们采摘体验的抢手货。两亩五“试验田”,投入资金一万八千元,按采摘批发价每斤8元计算,每亩产值在两万元左右,除去人工、材料等费用,共实现纯收入两万多元。
  有了成功的试验,大家干劲更足了。2018年5月,村里注册成立了“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山包谷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条件较好的关井社15亩农田作为大脚菇的种植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以土地费245元/亩/年进行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每年给予农户保底分红。
  合作社优先为3户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收致富。采取计时付酬,带动贫困户3户、8人临时就业,年均增收五六千元。
  2019年,全社实现4万斤产量,销售收入达35万元,纯收入约15万元,土地分红5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8人次,创业创收达3万元。今年,村里还确定了有条件的4户贫困户分散种植大脚菇,由合作社提供菌种和技术支持。
  目前,全村大脚菇大棚已发展到10个,大脚菇产业已逐步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胡万梅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脚菇书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胡万梅始终不忘初心,把全村脱贫攻坚的使命牢记在心中。她瘦弱的双肩,担当起田坝村的一片天。
(供稿:万盛经开区妇联)